上次留言閒聊提到說【我是聽過一種說法....八卦掌一些概念流傳入了合氣道。

 

 ....合氣道源自於古柔術。

 

古柔術只是一個通稱,就好比我們的國術是由眾多門派組成一樣。古柔術與戰場搏鬥技術息息相關,自然也包括了打踢擒化摔,與各種兵器應用,不單單是擒或摔而已。

 

比如現在的柔道也是古柔術的其中一支。


看來植芝大師應該是完全捨棄了古柔術的實戰用法,自創了合氣道。】

 

http://puba0810.pixnet.net/blog/post/202513022

 

 

 

這話題蠻有意思的....

 

比如說,拳擊不管你這輩子上不上擂台,至少它打起來都一樣長得像拳擊。

 

但是所有能上擂台真打的合氣道,最後都會長得不像合氣道~

 

假如要追本溯源,古柔術才是它原本的戰鬥模樣。

 

 

「柔術」,雖然是電影套招武打,但是概念也蠻有趣的,不難發現它簡直就是MMA綜合格鬥的概念↓

  

 

 

 

合氣道與八卦掌也有很多共通之處....雖然它們也不能說是同一種東西。

 

其中一個相似之處就是,都喜歡用走來代替打,都試圖以奇破正,還有....祖師很強,但大多數的弟子真打起來都不強~

 

 

合氣道與太極也有相似之處,比如說,太極發明了一套安全玩勁的辦法叫做推手,而合氣道也發明了自己一套表演抓摔的演武套招形式。

 

但無論是推手或演武,都只是玩勁,稱不上實戰。

 

 

 

假如你期望它能戰鬥,你就必須幹一些蠢事去改變傳統....比如找個外來武友相約打一架。

 

客客氣氣的打法也好、粗爆野蠻的打法也行,只要大家都講好,能接受規則,能對比武負責,那就OK。

 

流點血、瘀點青,當作繳學費。打落牙齒和血吞。

 

這就是練戰鬥的代價。付不起代價的,就一輩子別再去接觸戰鬥了~

 

當然最好有護具、有共識,免得在功夫練成以前,不小心把自己搞殘廢了

 

 

 

透過挨揍,再回頭來看看自己的所學,到底怎麼一回事。

 

仔細想想,我們年輕時也是這樣土法煉鋼亂打出來的。

 

 

 

 

假如我們再回頭看看當時一些老國術擂台的紀錄片,比如蓉城大戰、陳吳大戰,不難發現到一件事....

 

那就是現代武術搏擊的演化,已經進化到跟過去的水平截然不同的層次

 

 

 

當年的打法,到了現代擂台,可能很快就被幹掉了。

 

因為現代有刺拳、有塔克路、有寢技、有規則、有戰略、有科學訓練....

 

別的先不說,就說拳擊吧....古拳擊也沒有刺拳,都是大拳頭打法,當時第一個發明刺拳的人簡直是天才!

 

所謂的密技,也就是只有天才會懂會用而已,凡夫是搞不清楚原理的。

 

結果到了現代,刺拳只是一門基本功而已,變成每個人都在練~

 

據說柔道的「崩」也是....古早的崩,只有少數天才憑著天賦與經驗做出來,但到了現代,都變成是常識了。

 

 

 

換個角度說....傳統國術源自於古代,它的招式設計是以對付古代人的肢體動作為準。(比如王八拳、大動作蓄勁發勁)

 

所以你不難發現,很多太極或八卦的沾黏走化,幾乎都是假設「對方一個王八拳或大直拳打過來,你要如何上去接」這個邏輯之上....

 

大拳容易接,但萬一換成是現代的小動作刺拳、佯攻、組合技概念,我覺得傳統國術這種打法很難有什麼贏面。

 

 

 

所以現代只要你是打算上擂台的國術選手,無論再怎麼不甘願,你也得接受一下散打搏擊的訓練法,上去才有勝算。

 

死抱著原本的技術是行不通的。

 

因為傳統國術往往不愛練打,很多老師教學生都沒有加入對打訓練,光是你戰鬥反應的靈敏度就差人家一大截了,更遑論是有些套路上花俏的動作打法?

 

你要練到能上台打,肯定得放棄一些觀念,導入新的觀念。

 

 

 

 

還有一點....戰場邏輯與擂台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

 

戰場講究的不是你個人戰鬥力,而是你的團隊默契與戰略。

 

戰場上看到的攻擊大多只是單純的衝撞或劈砍,在那種環境之下,你也不會想使出什麼小巧的打法....假如套用擂台格鬥技術的邏輯來看待它,你會覺得那都是一些粗拳粗腳,根本上不了檯面。

 

 

比如綜合格鬥六對六團體戰↓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1401294680143716&set=vb.1395692917370559&type=2&theater

 

雙方陣容先整對排好,裁判一聲令下之後開始爆衝

 

沒人在跟你打試探的,都是比快比狠的,一開始就出大絕招。

 

 

 

為什麼要這麼打?

 

為了搶先機....只要先幹掉對方一個人,人數弱勢的那一方很快就會遭到圍毆,很容易就壓制輾過去。

 

 

 

但擂台往往都是一對一居多,往往也是打試探為先....因為彼此都沒有隊友,所以不需要擔心人數優勢問題,可以慢慢跟你耗。

 

邏輯不同,造就的打法當然也不同。

 

 

 

戰場邏輯應用在打群架上也是相同↓

 

 

你不需要什麼高明的擂台技術,只要拳頭重、打得準,敢衝鋒互毆,就行了。

 

 

 

這種規則更接近於古戰場衝鋒了↓

 

 

單憑衝撞就比拳腳攻擊有用多了。

 

有些片段也很有意思....

 

比如有人會故意吸引敵人對峙,然後同夥突然從視覺死角的位置衝出來,直接拿盾牌撞倒....

 

人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時候脖子被強力衝撞,骨折的機率可能不低....

 

戰場上有很多戰略應用,但與擂台技術往往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換句話說....假設我們的國術源自於戰場,那麼戰場其實就是一些粗拳粗腳,主要靠的是團隊整體戰鬥力,與你個人戰鬥力無關。

 

萬一只有你一個人很強,但對友都很弱,那麼勝敗結果恐怕是一樣的,很難贏。

 

 

你對付的東西既然是粗拳粗腳,你的格鬥技術就不可能多擂台~

 

(以前有些拳架套路也是設計給阿兵哥練拳腳用的,當兵學過刺槍術的就知道,都是很粗的東西,但是一群人一起前進突刺那陣仗就很可怕~)

 

這樣子怎麼可能打贏擂台選手?

 

除非你願意接受進化,願意接受專業擂台訓練。

 

 

 

很多國術人都抱著美麗的神話與幻想,都覺得他們不需要透過外力的幫助,只要憑著自己門派原本的東西就很能打了....

 

然後師門也會灌輸你一個似是而非的觀念「打不贏,不是老祖宗的東西不好,是你自己本身有問題」....

 

老實說,年輕時我也曾這麼深信過,但現在我已經接受事實,改變想法了。

 

隔行如隔山,術業有專攻,而武術也是。在這領域你想打贏,你就一定得借助贏家的辦法,而不是墨守成規。

 

 

 

至少在我看來,很多實際擂台上存在的國術選手,都是借助過西方技擊訓練出來的。

 

跟原本的國術本來就不太一樣。

 

 

 

傳統國術的鼎盛在什麼時候?

 

在冷兵器的戰亂時代,戰爭結束了,大家解散,回家種田了。

 

浩劫餘生的武術家們,開始重新整理自己的功夫,站出來開班授徒。

 

師父本身是經過打打殺殺活下來的怪物,那麼徒弟的氣勢與戰鬥力也差不到哪裡去。

 

 

 

那麼傳統國術什麼時候墮落?

 

經歷戰爭,進入和平,日子太平了一代傳一代之後,漸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徒弟開始吹噓祖師爺的豐功偉業,受限於傳統與教條,漸漸忘了武術的本質。

 

習慣於安逸,屈就於傳統,就開始墮落了。

 

 

 

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李先生毅然決然放棄詠春,寧願背負起罵名,也要自創截拳的原因。

 

放眼很多所謂的成功者,其實本身往往具有叛逆與求新的狂熱性格,並不是乖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ba0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