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兄提到了一個重點:【「勤練單招」已經很多國術團體在做了】、【約束對練是在預期內的練習....但很多人就停在這裡了】、【畢竟再熟的單招,若是節奏、角度、距離…不對,效果就打折了】
上次說到,很多擂台武術都有抽出單招(短套路),變成二段或三段組合拳的概念。比如最常見的One-Two,或者One-One-Two,或者是One-Two+低踢。
看似簡單平淡的東西,但是有句話說「簡單就是偉大」!只要功夫底子好,加上一些佯攻,或者是改變出招節奏,基本組合拳就是最實用的打法。
問題在於,你在打One-Two,我在打One-Two,拳王也是打One-Two。同樣都是One-Two,為什麼等級與效果竟然會差那麼大?
這很複雜....
假如撇開體格、野心、個人資質、練習量、基本功、熟練度、架式正不正確....各項因素不談,我想最大的差別就是「刺激度不一樣」。
潛能是需要靠激發出來的。
萬一你執著於正常的生活、正常的方式,那又何須用到潛能?
比如快快樂樂的無壓力練拳,與每天被教練叫上台海扁一頓的高壓力練拳,哪一種受到的刺激會比較強烈?
想也知道是後者....
再加上經年累月的累積之下,兩者之間的戰鬥力差距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你希望練到最強大?你就得先承受最痛苦~
那問題來了....高壓力對抗練習,並不是人人都吃得消。
(壓力也不必真的搞到有多高,頂多就是瘀青流血或者暈個幾分鐘,這種程度也就夠你趕走學生了~)
萬一真要依此標準,我猜一百個初學者大概會逃走90幾個人,只剩下極少數精神層面特別頑強的不正常人類,才可能留下來,才有機會得到真功夫....
門檻本來就不低。
這也就是武術普及化的老問題....
你想要普傳,勢必得放棄一些個人理念與矜持,想辦法配合學生因才施教。
阿宅有阿宅的教法,鬥雞有鬥雞的教法,不是通通一概而論,也不可混為一談。
現在國術除了長套路,也有短招套路的單招對練,也開始嘗試加入低壓力的對打練習(慢式散手)。
因為擂台武術已經普及化,大眾對於真實的技擊格鬥也越來越熟悉,這多多少少都會隨著資訊開化而越來越衝擊到傳統武術的生存空間~
這何嘗也不失為一種良性的競爭關係,沒有對手就沒有進化,有踢館才有進步XD
但既然已經開始進行短套路的單招對練,以及低壓力的慢式散手了,為何國術的技擊程度還是上不去?
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把重點擺在「那是因為他們體能不好」或者「因為那是他們功力不好」....然後開始猛操體能與基本功。
但....答案真的就是體能或功力的關係嗎?
我個人覺得「不是」....
我打個比方吧....比如很多出來當「兄弟」的,一身肥肉,肌肉也不發達,也只是一些粗拳粗腳,可是打起架來依然有模有樣,出手兇狠。
一般的練家子可能也打不贏他~
這些兄弟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體能好或者功力高的類型。
答案是他們心理上沒有道德的限制,也不怕打架鬧事被抓去關,沒有顧慮,出手自然就快狠準了~
搏擊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鬥爭本能,與體能或功力沒有直接關係。
你會打架,操體能功力才有意義;你不懂打架,操體能功力也就只是練壯了而已。
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想辦法將一套動作練成一種本能反射,但兄弟他們根本不需要....
因為打架本來就是他們的本能反射,不必練就有了XD
(雖然境界不高)
所以有人說過,古代凡是打過幾次仗沒被砍死的人,無論是官兵或者是強盜,他的戰鬥力通常不會低到哪裡去,一般的練家子未必能打贏他。
假如這真的就是答案,那麼現在很多人練武,一味把重點擺在操體能或者操功力,在我看來「很傻」,本末倒置。
應該把練習重點擺在基本動作的調整,與實際對打練習之上。
體能這種東西,能跑能跳能扛摔就夠你用一輩子了。
除非你要特別去報名打擂台,那就需要鐵人三項的體能。否則一般幹架通常幾秒鐘或者一兩分鐘以內就結束了,也用不到太強的體能。(除非你打算變成蠻力型,硬打硬開門,或者直接把人抓起來喉輪落....)
一般的格鬥打架,狠勁、反應快與戰鬥經驗,反而比體能或功力更重要。
那麼狠勁、反應快、戰鬥經驗又是怎麼來的?
答案也肯定不是單招拆解或慢式散手....
而是高強度的對抗練習,也就是可能有一個人會被當場打趴下的那種比武。
當然也不是一步登天,一下子就叫人跳進這種修羅地獄XD
這樣子大家都嚇跑了。
除非你是混兄弟的,第一次出任務老大就叫你去砍人,那你可能就沒有這道漸進式的過程~
正常人都要先試試水溫的。慢慢由基本功、打沙包、單招、套招入手。先提升動作的熟練度、精準度,讓出手越來越銳利。
靜態的、溫和式的,你都打不中、距離都抓不準了,接下來就不用說了。
水溫OK了,再進入慢式散手,開始活用....
慢式散手的水溫也OK了,那就試試高強度對抗....
一步一步扎根打底,慢慢來的。
也就是說,假如我們把一般初學的練家子和兄弟擺在一起來看....
毫無疑問的,初期幾乎都是兄弟的戰鬥力最強!(因為有砍人或被砍的實務經驗~)
而初學練家子的基本功與功力最扎實。但是真的幹架起來往往會2266,潰不成軍....
為了「得勁」而不得不把自己硬塞進套路裡,變成僵硬的模型。結果因為這權宜之計,暫時失去了搏擊的本能與靈活自由,讓自己變成了容易挨打的活靶。
那麼....這兩者之間誰的擴充性最大?
當然是有打好基本功的人,未來的擴充性最大。
因為戰鬥意識只要你有心,以後隨時可以慢慢再培養。但是基本功一旦錯過了年紀,以後要提昇就很困難了,一輩子都停留在粗拳粗腳而已。
所以好的老師是怎麼訓練學生的?
見你一次就打你一次....
有什麼套路或基本功要練,等我扁完你再去練,沒有甚麼比對打更重要。
再也沒有甚麼方式,會比實際對戰,更能提升經驗值了。
前提是只要老師會巧妙的控制力道,你並不會真的受到重傷或殘廢躺醫院....而是透過身體記憶(皮肉傷),慢慢累積挨打的經驗與抗摔力、抗打力。
就算你以後學不會打架,你起碼也懂得如何在挨打時減輕傷害,保護自己XD
據說古代的師父,就是在這一套打罵教育中,將國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
乍看起來很不人道?其實背後的原理真的蠻符合科學的。
什麼叫修心?我打你罵你刁難你,你還尊師重道,那就是修心。修心並不在於教條上,不在於靜思語,也不是扮成道學份子乖乖牌~
什麼叫練功?我打你罵你偷襲你,你練到了警戒、反應與抗打力,那就是功夫禪!
只不過現代人講人權(但僅限於學生的人權,至於老師是沒人權的),繳錢的是大爺,花錢買專業~
已經受不了傳統這一套。
最後一個問題是:那為什麼現在國術圈能打善戰的人數比別人低?
很簡單....
很多老師自己也不練打,或者老師自己也不能打,或者只是輕鬆打一打就交差。
學生怎麼可能學會戰鬥?
一句話講完了。國術斷層~
萬一你把希望寄託在這群人身上,那真的就像中樂透頭獎一樣低了....
只不過很奇怪的是,老實練功、認真教對打,反而沒人肯學,一片淒涼。
你把功夫塑造成神功、禪功、武德功、修心功、功夫禪、京戲體操套路之類的表演形式,反而比較容易吸引人家的興趣....
真功夫人家不愛,假功夫卻趨之若鶩....國術圈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
會腐敗也是應該的。
延伸閱讀:
套路(五)
http://puba0810.pixnet.net/blog/post/345088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