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17
改編自真人真事。
人活著就是要吃東西,不吃東西就會死掉。
但是吃東西其實也就意味著殺死其他生物的生命,剝奪他們的生存權....無論是對動物,或者是對植物。
假如是植物就算了....但是要親手殺死有血有肉有靈性,臨死之前會哀號會掙扎的動物,你作何感想?
6年2班的導師,開學上課牽來一隻小豬,對全班同學宣布說,一起把小豬養大,然後等畢業就殺來吃....
同學們在照顧小豬的期間,對小豬的感情愈來越深厚,已經無法當作單純的「食物」來對待牠了,而是6年2班的一份子了。全班同學甚至將小豬取名叫「小P」....
飼養的過程中充滿困難重重,小豬養在校園內會亂跑亂叫亂大便,還會到處搞破壞,甚至有同學因此受傷,家長也紛紛抗議....
但這些困難都在全班的責任感與向心力之下挺過來了。
只不過隨著畢業的腳步越來越逼近,小P到底該何去何從?6年2班的學生們展開了一場對於生命的激辯。
全班決定採用民主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小P將來是生?或者是死?
維基百科-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2%8C%E8%B1%AC%E8%B1%AC%E4%B8%80%E8%B5%B7%E4%B8%8A%E8%AA%B2%E7%9A%84%E6%97%A5%E5%AD%90
劇本是張白紙
拍攝現場同時存在著「孩子的劇本」與「大人的劇本」。幕後工作人員和成人演員的手裡,是正常的劇本。參與拍攝的26個孩子手中拿到的劇本,是一張沒有台詞也沒記錄結局的白紙。
工作人員及相關人員不能向兒童演員透露重要的情報。在拍攝過程中,孩子們一邊飼養小豬一邊考慮著,真心面對著「生命的意義」。
妻夫木聰首次挑戰教師角色
電影最後如何處置P的大爭論一幕,導演要求孩子們不要依靠劇本,而是把在拍攝過程中思考到的作為台詞說出來。
.
.
.
.
這部電影真的很有震撼性。
把它分類為「喜劇」真的很不恰當。
不管是雞鴨魚豬,家禽家畜養大了,就是要殺來吃的。
我們所看到的美食大多是別人已經殺好、處理過、烹飪好的,我們只負責吃下肚子裡去而已。
但假如這些動物是你親手從小養到大呢?甚至親手殺的呢?或者親眼看牠被殺死的呢?
你會作何感想?
當然,答案多少也是跟時代有關....
假如是物資缺乏的古代,你可能沒有什麼疑慮,就把牠們殺來吃了....因為平常就已經夠窮困了,沒什麼東西吃,有肉可吃真的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不吃真的會死。
這樣子你對生命可能也沒什麼震撼可言,因為對你而言,動物本來就是殺來吃的....
現代人覺得吃貓、吃狗、吃兔子,很野蠻,很沒有人性,覺得這種人應該被抓去槍斃....
那也是因為,現代物資富足,即使你不吃肉,你也不會死。不像古代那樣,環境惡劣。
但是吃這些動物在古代卻是一件很平常事情,甚至兔子本身就是多產的動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
這麼好的動物,在古代不吃,實在可惜....
同樣都是動物,同樣都有生存權,為什麼吃雞鴨魚豬你就無感,吃貓狗兔子你就暴跳如雷?
所以現代人會保護貓狗兔子這些動物,並不是我們人類突然變得很有慈悲心了,而是拜時代的進步所賜,我們即使不吃肉也不會死了。
不管缺乏任何營養素,在市面上你都可以買得到,都可以補充。
我們的中等階層人民,吃得都比古代的員外更豐盛。現代很多人並不是餓死的,而是吃太好,中風而死。肉吃太多,得癌而死的。
所以這跟時代有很大的關係。
萬一現在開始打仗了,吃的東西開始用配給的了,一塊麵包要跟兩三個人平分了....萬一回到那個時代,我就不信你不想吃肉!
話雖如此,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心裡依然受到很大的震撼。
老實說,現在萬一真的是我親手養大的動物,魚也好,蝦也好,我真的捨不得殺來吃....
我下不了手。
可能真的只好硬著頭皮養到牠們老死了。
假如我這個中年大叔觀眾,看到這電影尚且如此震撼了,我相信當初那些小六生,他們這麼年稚就必須親手決定小P的生殺大權時,心理恐怕是更加震撼....
誠如電影所說,這真的是很殘忍的一課....
其實這部電影也讓我想起「進擊的巨人」....
這部動漫可以用的梗真的太多太多了~
假如家畜也有智慧,他們是否會像艾倫一樣深深痛恨著我們這些食豬的巨人呢?
一想到這裡,我就更加深深領悟到,原來我自己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善者,這個事實....
又愛吃肉,又怕雙手沾染鮮血....
後記:
看這部電影假如你不耐煩的快轉直接看結局,你會有一種「啊!只不過是這樣?」的感覺而已,其實並不深刻....
但假如投入劇情慢慢醞釀,看著小豬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仔細去聆聽小朋友展開生與死激烈的辯論會,入戲了,你最後可能才會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