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27
練傳統國術為何注重站樁?
其他武術比如拳擊散打或泰拳,為何不需要站樁,就能練出這麼強大的威力?
其實我這阿宅武藝低微,本來也沒甚麼資格評論這個難解之謎,不過既然心血來潮想到了,就姑且論之。
請各位看官千萬別當真~
初學者站樁沒甚麼意義,就只是鍛鍊下半身肌耐力而已~
理論上,人只要能夠自由自在的承受自己體重與慣性力,無論做甚麼攻防動作,都可以隨心所欲。
為了在打架中實現這個理想,隨心所欲的移動或攻防,所以才利用站樁來增強肌耐力。
所以你也可以把站樁當成是一種重量訓練。
除此之外,深蹲也是個很實用的重量訓練選擇,加上啞鈴或槓片效果更好。
转:击碎谣言---深蹲的谎言与真相
http://bbs.hupu.com/4342033.html
只不過可惜的是,深蹲練出來的單純就是肌肉力,這與結構力沒甚麼關聯性,而結構力主要還是透過正確的調整骨架姿勢,然後找個人試推試拉,這才得來。
也就是說,假如你練國術,你可能還是必須某程度的仰賴站樁,無法單靠深蹲之類的運動去領悟結構力這種東西~
初學者學了一段時日之後,可能慢慢開始體會出結構力這種東西。
這時候站樁的功能就變成是在調整最佳架式為主了。
一個正確的架式,不必過度仰賴肌肉力的消耗,即可從骨架中自然產生強大的支撐力道,用來攻擊或者抵抗。
只要找出自己的最佳架構並且習慣它,練到變成本能反應,打起架來自然有利。
站樁除了靜樁之外,也有動樁。簡單來說就是「拳架套路」~
靜樁動樁可以互相搭配,一起練習效果更好。
動樁,這也就是為什麼太極拳一定要打得那麼慢的最大原因之一....
打得太快,就會產生慣性力,慣性力就會取代掉結構力。很多動作「咻」一下就打完了,甚麼體感都來不及察覺就結束了。
舉個例子,比如上段踢好了....上段踢要踢快,不用0.5秒很容易就可以抬高起來,一點也不費力。
但同樣的標準,假如你把這個動作放慢十倍,會發生甚麼事?
自己踢踢看就知道,這個控腿與平衡所需要的難度要求有多嚴苛了~
﹝我也聽過一種說法,太極拳打慢能熟練之後,便要反其道而行,開始練快,越快越好﹞
當然我的意思絕非任何武術都需要慢慢打才有功夫....我要表達的意思只是說,練慢其實不見得比練快容易。
﹝當然,過猶不及,萬一真的打太慢,慢得實在太誇張,也是沒甚麼意義﹞
動樁,也是踏進自由對打的門檻之前,一道頗為重要的關卡。
但是強調站樁的武術最常產生的缺點就是,打起架來往往喜歡站個彆腳的架式,導致腳步遲鈍,缺乏靈活。
很喜歡把腳釘在地上就跟人打架。
表面上乍看很穩如泰山,其實說穿了就是挨打的架子~
追不上敵人,也躲不掉攻擊。
因為很多練傳統武術的人都深信,站樁站得穩,可以跟大地借力,可以產生神奇的強大力量....
首先,站樁站得穩可以借地之力,這點我是可以認同的。但至於說到會產生甚麼神奇的力量?那就免了,我不信。
現代擂台很注重步法移動,誰跟你釘在地上打?
萬一追不上敵人,打不中敵人,威力再大又有何用?
我們看很多體重超過90公斤以上的重量級格鬥選手,有些時候打起來也是得靠腳步靈活的,也不是單純站在原地跟你卯起來硬碰硬而已。
至於陳小旺大師之所以敢釘在地上讓中國第一大力士猛推他,那是因為規則上根本就禁止了拳打腳踢啊~
以物理來看,假如一拳打中你鼻子,你的站樁練得越好,頂得越穩,你受的傷就越重~
反而不如趕快轉頭避掉,或者趁著對方力量還沒打扎實之前趕快後仰卸力算了。流點鼻血,至少可能還保得住鼻樑,不至於整個斷掉。
所以很多武術比如拳擊散打泰拳,不需要站樁,只要把體能操好、把招式的肢體協調能力練好,一樣可以很強很能打。
﹝體能操好→臟腑功能自然得到某程度以上的強化→肌肉更壯、反應更快→基本抗打力無形之中也自然加強,更不怕挨打→越來越敢打,越來越熟練對打﹞
這或許早就證明了,很會站樁和很能打架,根本就是兩回事~
﹝但是很會打架的人萬一也練站樁,那或許就很恐怖了....﹞
所以拜託不要再去迷信甚麼「只要苦站十年樁,練到雙腿有如千斤之墜、落地盤根,你就莫名其妙練成絕世神功」的江湖謠傳了~
想要練到「能打」,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專業的好教練,然後每天被操得像條狗、被打到滿頭包再說~
除此之外,站樁武術也是有其優點的....
比如基本上的抗摔能力也是很強的。
我看過影片,有些大師打起架來雖然一蹋糊塗,不倫不類....但是你請個柔道高手真的要來摔倒他,他也是有根可以抗摔的,一時之間也不容易摔倒他的。
除非連打帶摔、或者整個人攔腰扛起來、或者使出變化技騙過他。
站樁有其功效,這點不容否認....但是要說到有多神奇?這肯定是迷信的。
而借地之力本來就不局限於雙腳釘牢在地上,只要應用得當,移動中也可以借地之力,誰說非要釘牢不可?
- Feb 27 Wed 2013 17:07
站樁就是為了讓腳像鉛塊一樣牢牢釘在地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