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該嚴格管教才會堅強,還是該寵愛才好?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67085578121295&set=a.225358922293970
=======================
個人覺得,一個人的人格性格,主要由本性+教育+大環境組合而成。
本性就是你一生下來的本質,比如我的本質屬於自私、冷漠為主,發生任何事情我會優先保護自己的立場與利益……比如在街頭看到老阿杯摔一跤,我第一個念頭並不是衝過去扶起來,而是想著「會不會被碰瓷?」
萬一會,那我決定當作沒看到,暫時觀望,等待其他更熱心的民眾衝過去扶就好,總之我不會搶著去救XD
這就是我的本質、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樣到底好不好?一時之間也很難說,因為這就跟「大環境」就扯上關係,比如對岸發生碰瓷的機率就很高,你越是熱心,損失得越慘重。
假如是個善良純樸、互相尊重的大環境,我這種冷漠的人那就變成是「異類」,容易犯眾怒,罪該萬死XD
除了本性、大環境,還有一項因素那就是教育。
你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決定了你對於「是非對錯」的道德界線,會不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嚴格來說,大環境也等於是一種社會教育)
假如你的父母或者老師是正直善良守紀律的好人,在言教身教之下,理論上你也不會偏差得太離譜。
所以本性、教育、大環境,大致決定了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
有沒有例外?當然有!
比如我表弟~
我以前寫過,我表弟是個混世魔王,他一個人就可以敗光全家人的辛苦積蓄……(我大姨與姨丈都是軍公教,生活算不上富裕但是也已經比一般家庭優渥了,這樣都被他敗光財產,你看多厲害)
他的個性就是非常冥頑不化,從小就是一個惹禍精。
比如我大姨明明是個注重孩子童年與健康的好媽媽,一定想辦法讓孩子吃到最美味最健康的食物,一定自己下廚張羅一切。
結果他硬要吃泡麵,完全不去碰煮好的一桌飯菜。
泡麵吃不完,直接拿到陽台倒下去,湯汁與麵條濺到樓下鄰居家陽台上、遮雨棚上,害我大姨他們常常被鄰居投訴。
這種孩子就是那種「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單純就是自私自利,不計後果。
我承認我也很自私沒錯,但我起碼會去考慮後果,會不會害自己被老爸毒打一頓XDDD
假如這件事情做了會被大人毒打一頓,那我就不會去做。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就是差在那麼一點點,個性就差很大。我大姨常常跟我媽說,她好羨慕我媽能生出這麼乖巧的孩子,要是她自己兒子也這麼懂事就好了。
嚴格來說我也不是懂事,我只是會去顧慮一些後果,避免自己遭毒打XD
而我表弟認為父母是寵愛他的,所以絕對不會毒打他,因此從小就養成「任性妄為,無法無天」的性格。
他就是在備受寵愛的家庭中長大,所以從小就是個魔頭,養成了「無論你有什麼大道理我都不聽,我對我自己有絕對的自信,我也不在乎你對我的看法與評價,反正老子我就是要這麼幹」~
好一個水滸傳裡頭的「高衙內」……
你可能覺得這是家庭教育導致的結果……但是我的表妹就不會這麼渾蛋,甚至是個很貼心很守規矩的好孩子。
兩個姊弟都是同父母所生,受到的教育都一樣,待遇也相同,結果天差地遠,一個是小天使,另一個是大魔頭~
所以一個人的本性真的影響很大……也不是說教育或者大環境就完全沒影響,只能說,本性真的佔了很大的比重。
所以我個人信奉「本性論」,你的本性是什麼,長大以後就是什麼。改當然可以改,但還是那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除非你受到什麼劇烈的刺激。
所以我最喜歡拿我表弟表妹來說這種題材~
生孩子就是一種「開盲盒」,開出來是天使或者惡魔?有時候真的不是你有甚麼教育理念、你想改就可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