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友給我看了他與人對打的影片,我發現他的對手是那種把腳黏在地上的移動方式。
我:「光是看到他步法那麼沉重就覺得不用打了,他的步法太爛了。一邊靈活移動一邊打出有力的拳頭這可不是甚麼爛大街的技術。
他:「步伐沉重?」
我:「對,他的步法是黏在地上的用拖的。
正確的步法應該是輕盈而且敏捷,追得快退得也快,不可能拖地。
步法很爛的人打架就不可能多厲害,因為很多動力都是靠步法帶出來的。
中國武術雖然強調貼地但是真的動起來也不會像他這樣拖地,八卦掌有些派系雖然也會強調要拖地,淌泥步,但那只是其中一種練習方式而已,真的打起來是很靈活的。
動力簡單說就是,你打一拳的勁道,不是單純只靠你的轉腰或者臂力而已,所以步法可以提供很大的助力,節省你的肌肉力消耗。
比如你站著不動然後一槍挺過去,跟你動一步之後再挺過去,產生的動力絕對不一樣。」
他:「胯一轉接著所有東西才會一起來。」
我:「你說的是轉腰,但我剛剛說的是步法。
一邊走路一邊轉腰,跟你原地不動的轉腰那是不一樣的,兩碼事。
所以扎槍一開始是練原地沒錯,但是等熟練之後一定是一邊走一邊扎的。
步快拳就快,步慢拳就慢。所以你覺得步法重不重要?
步法除了提供動力,重點還是玩弄距離感,沒有距離感你打甚麼拳?
你要追殺對方那也得你追得上對方不是嗎?
印象中這種腳黏在地上移動的方式,要嘛是老年人腰腿退化了,要嘛是中風患者,腳已經提不起來了。
還有閃避也是啊,你閃得不夠快那要如何減少挨揍?如何抓空隙反擊?
閃得不夠快那就注定一直挨揍,比如沙包好了,沙包就是固定綁在支架上,所以無論它怎麼晃,最後距離都是固定的,沙包不會躲來躲去,不會突然從你面前消失,這樣你才好打不是嗎?
步法爛,你就是人肉沙包,你怎麼干擾對方的距離感?你怎麼逃出對方的射程範圍?
打架又不是金鐘罩,抗揍只是讓你苟延殘喘比較久而已,但要打倒對手需要的依然是決定性的必勝招數啊。
而且就算是金鐘罩也無法避免腦震盪,鼻子再怎麼練依然還是軟骨而已。
所以一看到他這種架式就覺得沒救了。
打架除了體力抗打力還有磅數威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步法移動還有改變節奏。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
再來就是看你的反射能力有多快,但這通常是天生的,很難提升了。
我是說很多事情你當然可以靠後天努力練到熟能生巧沒錯,但反射速度的最大上限那是天生就已經註定好了。
很多東西都是先天就決定好了,後天的努力其實只是小部份。
假設我們把前三名稱之為"卓越"好了,那麼第一名就是"頂尖",撇除買票打假拳的不算,一萬個人裡面的第一名那應該不是單純只是運氣好而已吧?
一萬個人裡面的第一名,跟十萬個人裡面的第一名,還有一百萬裡面的第一名,程度肯定不一樣。基數越大,所謂的頂尖就越可怕。
頂尖當然是經過流汗跟努力這道過程沒錯,但不是所有人流汗努力就可以達到頂尖~
所以努力並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必經的過程而已,很多東西天生就已經註定好了,可以努力改變的幅度其實沒有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