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孩只為養兒防老嗎? 退休金計算機教你靠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TRAVEL/videos/870334048294898
==============================
過去農業的舊時代,比如我爺爺奶奶那一輩(民國前出生),當時大環境遠比現代落後以及貧困,文盲也很多,一對夫妻通常會生四五個孩子,孩子也不是每個都有機會能長大,假如不幸半途夭折一兩個,那你至少還剩兩三個孩子,所以生得多也是一種風險分散,大家普遍也習慣多生。
在那個時代的孩子就是當豬在養,六年的義務教育,把你養到國小畢業或國中畢業,就可以丟到社會上去當學徒了,能夠讀到高中甚至大學畢業,家裡都是有錢人。在那個父權社會,兒子才是家族重點培育的對象,女兒想要爭取升學真的要看運氣了,在那個全民普遍貧窮的時代,大部分家庭的女人都是優先被犧牲掉的那一群人。
我記得我外公外婆有四個子女,本來有五個,但是養不起,所以生下來就送人了。長大之後突然想到親生父母,曾經有回來聚聚,但彼此其實也沒什麼感情,就是單純的看一看原生家庭,了卻心願而已。
兩個老人家,四個兒女都各自成材,雖然不是多孝順,但也沒有生到那種啃老族,大家出錢分攤開銷,所以我外公外婆這輩子晚年還算是走得蠻安穩的。
但現代社會形態改變很劇烈,很多家族只生一兩個孩子,甚至不婚不生的也是大有人在。除非你很幸運,孩子出社會以後超級成材然後也有孝心,否則養兒防老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經濟負擔對一個孩子兩個孩子來說真的超沉重……自己都快養不起自己,怎麼可能養得起你?
所以每次看到這問題,我都很羨慕爺爺奶奶那一輩有四五個子女可以幫忙分攤養老金,大家平均起來花的錢就比較省。
但是羨慕歸羨慕,我自己也不敢效仿,畢竟時代不一樣,這時代光是生一個就可能讓你破產了,更遑論生四五個XD
再加上父母權威江河日下,現代的父母與其說是父母,反而更像是孩子的奴隸工具人而已。台語說,養兒是義務,不孝是應該~
所以,自己想辦法照顧自己比較實際。瑞凡,我們回不去了。
不婚不生也沒什麼不好,把錢通通花在自己身上享樂,回到家可以輕鬆做自己就好。只不過唯一的缺點是,大多數的老人都會面對中風、癱瘓、洗腎、癌症、失智症……
幸運的人可能只會得到以上其中一項,但不幸的人會收集到很多項……
這是很難避免的,畢竟我們工業汙染化學汙染環境汙染遠比古代嚴重,這些環境毒素每個人都逃不掉的,除非你提早領便當掛掉,或者你真的太幸運,健健康康然後老了在睡夢中死去,但這麼好死真的很難做到~
你說洗腎、癌症你還可以自己撐起一口氣自己去醫院,但是中風癱瘓還有失智症,這絕對不是你靠自己一個人可以搞定的。
唉,此題無解,只能希望到時候來個人結束我的生命~(大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