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 VS COMBINATION(連打)
看完宇飛的影片“形意八卦 VS MMA“,在第三段的討論時詹館長有提到,宇飛太刻意想呈現傳武的架式反而表現的沒前兩回合好,這部分讓我有個好奇的點。
大家常將套路與搏擊類的COMBINATION(連打)相比較,且常提到的一個論點,國術的套路拆開來就是可以用的單招。
但平常練得東西還要另外拆解,且編排的內容無法直接打出的話,那花時間去建立這樣的肌肉記憶是否合適?
好奇套路練習在國術領域是否還有更多的訓練目的?
或重新編排從套路改變成連打可以說是國術今後的改革方向之一?
反觀搏擊非常重視平常怎麼練就該盡量呈現怎麼打,TRAINING LIKE WHAT YOU FIGHT,訓練內容的執行力,可以說是職業選手與一般人的最大區別。】
=================================
Q:我自己思考得到的解答是:套路的存在是因為古代文盲多、繪圖技術差、只用言語傳授武術很難紀錄傳承,所以編排一整套套路傳授給學生,也就是"拳譜"的概念,同時套路也有健身操的作用,強健體魄沒有問題,但這是古代知識不夠發達的權宜之計,現在每個人都識字、隨便上YOUTUBE可以看到成千上萬的影片紀錄,在技術經驗傳承方面遠遠勝於古代,實在沒有必要在現代還要追尋以前的訓練方式,但套路表演可以繼續存在作為藝術表演、強身健體、文化傳承的方式。
而"重新編排從套路改變成連打可以說是國術今後的改革方向之一"這我覺得早就已經存在了,就是空拳訓練。
A:我以前被同門糾正過,不要老是拿傳統跟現代搏擊比,因為傳統真正的厲害是在兵器,不是拳腳,行走江湖也不可能跟你徒手單挑。
所以套路的設計可能真的就是為了讓古代文盲方便練拳的一種辦法了。你跟他講那麼多還不如實際打一套給他去學。
而且我聽說古代的諜對諜也很嚴重,不只是心法功法不可以透漏,連套路都是不可以給外人看的,所以有些套路其實是「幌子」,外人照外型偷學了去,但不懂其中的關鍵也沒用,真打起來跟他想像得不一樣,假情報XDDD
古代並沒有專業擂台格鬥員這種職業,你打拳也不是為了對抗職業擂台選手那種大BOSS,更多的是對抗土匪小毛賊或者荒郊的野獸,那一定是兵器戰了不可能徒手搏擊。
甚至就連拳擊也差不多是清朝那個時代才靠著西洋的船堅炮利打開門戶傳入中國的,也不是說你一介平民說想學就可以學到。這等於說,古代人的造拳知識是受到區域性的限制很大。哪像現代的格鬥擂台通通都已經是各種世界級武術的大雜燴了。「傳統國武術為何對抗不了現代格鬥技」那也是我們這一世代的人因為擂台運動盛行以後才會遇見的問題,我想古代人是沒啥機會遇到這問題的~
古代人的思想也不是體育精神,而是"兵法"。比如拳腳不行我就抄傢伙,單挑不行我就找人圍毆,正面對決不行我就偷襲暗殺,誰跟你尚武精神?兵不厭詐這是戰爭XD
另外有個從我某武友那邊聽來的八卦,真實性不知....他們那一派的套路原本沒有那麼多,但是某天師父師叔師伯那一輩開會,覺得「功夫太快被學完以後就沒學費可以收了」....(因為營生本來就是一件非常現實又殘酷的事情,房租水電生活費通通都是不等人的)
於是就忽然新創了更多套路,跟學生說是可以增加功力....
由這個故事可知,套路不見得是如我們想得那樣重要或者絕對正確的,而拿火繩槍來對抗現代火槍本來就會有點陷入不利....除非你是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