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拍得很好,講解也很合理。只是我有點感想要說....

 

 

我個人並不推崇接手的武術,原因是因為接手需要更高的判斷力以及技術性,屬於高級功夫

 

越是高級的功夫,就越吃天賦以及悟性....也就是說,能將其實際應用在搏擊上的只會是少數,不可能是多數。

 

===========================

 

我認為學武必須有個因循漸進的過程,簡單的做得好,我們再來研究困難的;粗俗的做得好,我們再來研究細膩的。

 

萬一你前面的做不好,後面的就不用討論了。

 

 

因此比起奪刀接住利刃,先練習能接住拳頭比較重要,也比較安全。

 

現代格鬥技演化出來的拳頭,出拳很快抽拳很快,而且組合變化很豐富,接手戰術沒那麼容易成功。

 

因為一般的接手戰術是建立在,師徒套招居多,然後出了拳之後就打直,不抽拳了,示範才成立。

 

接手戰術的理論很美,境界很高,但是坦白講,越高的拳理,其應用門檻也高,而且容易偏離實用。

 

 

一個人出拳有多快,代表出刀也就有多快。

 

拳頭應該比刀子安全多了,假如拳頭接不住,很容易漏掉,那麼奪刀就不用討論了....

 

而且拳頭必須更集中更專注才可能打傷人,利刃可從來不需要這麼麻煩....

 

 

所以並不是傳統有問題,而是合不合時宜的問題....畢竟在我們還停留在傻傻站樁苦練的時候,現代格鬥技早就經過無數次擂台的摧殘淘汰之後,已經進步太大太快了。

 

 

當然,假如你這輩子只想對抗一般人,不是上去對抗專業選手,那我的建議就可以不用聽了~

 

國術只要認真苦練過,有學到基本功夫,要修理一般外行人真的易如反掌....

 

============================

 

接手戰術算是個蠻弔詭的時代產物....

 

我是說,在某個古老時代以前,或者在某些特定規則狀況之下,它是可行的沒錯。

 

但是我認為,中國傳武漫長的數千年歷史之中,真正接觸到拳擊的,也不過是近代百年的事情而已。

 

所以中國傳武從來沒有為了對抗拳擊而生的接手戰術....

 

就算是最迅猛最實際的閃電拳系,站在拳擊的面前也是發揮有限。(除非你經過融合改良,或者運氣好遇到菜鳥對手)

 

 

與其期望說接到對方的拳頭、化掉對方的勁線使其無效、然後發勁做出反擊....這種接化發的戰術理論看似無美無暇,其實有個很大的盲區。

 

那就是,超出你反應所能負荷的拳速,你接不到。或者綿密且沉重的組合重擊,你擋不住,架式遲早會被砲轟擊潰掉。

 

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閃來閃去、逃來逃去,拖延時間而已了。

 

這還只是講到拳擊,還沒講到散打泰拳這些有踢技的武術....

 

=====================

 

那麼接手戰術是否真的一無是處?

 

我倒也沒這麼說~

 

正確來說,還是回到開頭所講的順序問題....分擊做得好,再來研究合擊。(有距離的打鬥&貼身距離的沾粘)

 

假如分擊明明就很爛,看到拳頭接不住,或者連看到都沒看到就中拳了,那麼合擊的條件就不成立。

 

(但有些人為了達成沾黏條件,會刻意挨拳然後拚一口氣衝上去撲抓對手....坦白講這種自殺攻擊蠻蠢的,除非你摔跤很厲害)

 

 

應該說,我們做的一切訓練最好都符合實際,必須腳踏實地,不要把理想拿來高高在上

 

實際是甚麼?實際就是「越野蠻暴力的打法往往才是越實用的打法」。

 

接化發的技術門檻太高了,不是很符合實際。

 

當然練家子要對一般外行人接化發並不是很困難,外行人的戰鬥力真的很爛,隨便打隨便贏。假如你練武的目標並不是設定在打選手,那麼這個前提就OK~

 

 

還有一種狀況是你不能攻擊他,只能制伏他。那你就需要合擊的技術進行壓制。

 

比如警察的逮捕術也是基於此前提的發明,開槍跟打人的下場會很麻煩,於是改成撲倒壓制然後上銬,比較不用害自己熬夜寫檢討報告書。

 

===========================

 

Q1:接手除了要提升自我的「聽覺」能力外,重點並不是單純如此分析,你再厲害也會有中槍的時候,所以要有一個觀念,接手只是一瞬間兩三下的事不是一直接,再者,接手是為了拿取象限空間,然後要做的是破壞對手平衡的控制,而非為了接而接,這等同找手,因此與現代技擊的的a點找空檔直接攻擊b點的賭博方式不同,要記住,就算你騙到一個空隙,你還是在拼拳,差別在於對方有沒有辦法反應過來,因為,你不是在安全已控制空間、對手範圍進入領域攻擊!


這是一般人對接手的不解之處~

 

(某位知名的擂台國術選手提出反駁)

 

A1:主要是技術層面的要求,接手遠比互毆的技術要求更高。

 

我個人傾向贊成簡單暴力為優先,當然我也不反對接手,只是也說不上特別推崇~

 

假如粗的做不好,細的也不用討論了。

 

 

(重點是,你這王八蛋天賦好,擂台經驗豐富,並不代表別人跟你練這一套去接手都可以成功好嗎?)

 

======================

 

Q2:你用手去摸對方的臉他就會接,不必等對方打你。

 

A2:你以為我沒試過對某位擂台亞軍選手做過同樣的戰術嗎?

 

答案是等級差太多,距離感會一片模糊,摸不到。變成單方面的挨打。

 

反而不如拼互毆搞不好我還有一絲機會卯中一兩拳。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原本練接手武術的人,在實際上台之後遇到拳擊或者散打泰拳的高手,會由原本的自信滿滿→驚嚇→崩潰→放棄接手→改成互毆拚拳

 

因為他的戰鬥直覺告訴他,這種速度是你接不到的,還是咬牙互毆算了,搞不好還比較有機會打中一兩下,至少保留點面子。

 

接手戰術背後所需的反應判斷與技術性真的要求太高了。假如你光是接一般的武術愛好者都覺得有點吃力了,你根本就不可能好好接到專業選手的拳頭。

 

==============================

 

參考資料:

 

分擊合擊

 

分擊合擊(二)

 

=================================

 

不反對接手武術,但我也不會特別推崇這麼做。多一個技術可用並不吃虧,只不過簡單暴力還是應該擺第一順位

 

越是簡單不用想太多的攻擊,往往才是越有效的攻擊。

 

 

比如鞭腿的實用性真的就很高,現代上擂台不會鞭腿那幾乎可以不用打了,除非是單比拳擊或規定只能抱摔。

 

鞭腿的剛猛不管是拿來破壞下盤還是破壞平衡拿來連段都用得到,柔軟度再高還可以踢到頭部,搞不好更快結束。

 

 

另外有些人提到說主動去打他不就可以逼對方接手了

 

理論上這樣講是沒錯,但是只對比你低的人好用

 

實際上高手對於距離感的預測很精準,剛要進去幹啥就會被預判然後閃開了,被抓到你有空隙他又立刻反擊回來補位。所以距離感會一直在變化,大家都想要幹些甚麼去干擾對方使其誤判。除非他是高山善廣專門玩互毆那種就例外....

 

因此可以說整場戰鬥大部分都在玩距離感....

 

 

別忘了比武是一件很耗體能的事情,光是對峙過程的高度集中精神就已經在消耗體能了

 

很多人可以跑完十公里馬拉松,卻未必能輕鬆撐完兩分鐘一回合的擂台比賽....因為馬拉松是可以預期的,就是調整呼吸節奏跑跑跑就對了,路上沒人會推你或踹你,但擂台上甚麼事情都很難如你預期,變成需要高度集中力的大量消耗....

 

因此為了節省體能流失,有經驗的人快要進入到射程之內你才會認真揮出重擊,在射程之外通常就懶得認真揮拳了,而是改以假動作佯攻居多。

 

懂得玩距離感的人會一直干擾你的預判,距離感判斷差的人甚至從頭到尾都很難打中幾拳,一直處於被動挨打。

 

在這種情況之下,只練接手武術而缺乏其他替代戰術可以進行B方案的人,只能說是大不幸

 

結論就是,接手武術想要用得更上一層樓,遠踢近打的功夫也不能太差。打擊技練得越好越熟練,就越有接到手的機會。因此接手功夫其實是建立在打擊技這個大前提之下的副產品,只是一種輔助

 

企圖把輔助當成是主流?那好像有點不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ba0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