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講座
武術,簡單定義,就是包括了徒手戰鬥、器械戰鬥、擂台戰鬥、甚至街頭實戰的技術。
但是街頭實戰在現代來講未免太不文明也太容易引起大眾反感了,搞得好像古惑仔那種打打殺殺的低層次,所以在此避談。
雖然我認為原始武術原本就是為了在古代那種亂世與暴力橫行,不講理的動亂時代中靠自己的力量求生存,避免慘遭山賊土匪或野獸的殺害而存在的技術。
武術的基本單位是個人,但一個人的力量其實很薄弱,一個人無法對抗一整個暴力組織,所以古代除了依靠官府與軍隊之外,民間也有成立武裝民團來對抗土匪山賊的歷史存在過。而民團在古代也曾經受到官府的承認。因為有些地方太偏遠了,官兵顧不了你。
這些都是古代武術的功勞之一,和平是用血換來的一段歷史。只是安逸的現代人很難想像就是了。
==========================================
那舞術是甚麼?
簡單說就是跳舞的技術。
跳舞理論上是一種表達心情、活動筋骨的一種藝術運動。與打打殺殺、格鬥技擊之術無關。兩者或許某方面動作看起來極其相似,但是真的進入到技擊攻防時卻又有不一樣之處。
舞術與武術又為何扯上關係?
從歷史上的典故來看,武術與舞術卻大有淵源....比如鴻門宴上,曾有一幕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范增欲殺劉邦,但苦無理由與機會,於是設了鴻門宴款待劉邦,企圖製造機會殺掉劉邦。
宴中項莊接到范增的眼色暗示,於是藉口說大家只喝酒不好玩,待我舞劍給大家助興....表面上是助興,實則是想要暗殺劉邦。
項伯早就看穿了項莊的動機,為了阻止項莊殺人,也站出來一起舞劍,擋在劉邦面前,令項莊下不了手....
表面上是跳舞助興,其實整個過程暗藏殺機,舞術可能馬上變成一場屠殺。
這個是歷史上武術與舞術最接近的案例之一。
=========================================
那為何有人企圖將舞術與武術混淆了呢?
原因很複雜....
我們先舉拳擊為例....拳擊運動誕生於擂台競技,基本規則就是兩個人赤手空拳單挑互毆,不可腳踢或抱摔,不可使用武器。打到有人KO、認輸、或者回合結束為止。
所以拳擊一開始就是為了打鬥而生的技擊運動,在古代英國甚至被譽為紳士的運動。
中國拳擊隊隊長:拳擊是需要高智商的紳士運動
https://read01.com/7nBgE3.html
=========================================
拳擊運動歷經了各種血汗搏鬥的歷史,無數人因此被擊倒,無數人因此被受封拳王....到了現代,終於衍生出「有氧拳擊」這種運動出來。
有氧拳擊是甚麼?
簡單說,就是把拳擊的招式動作,改編成一套健身運動,大家流流汗、消消脂。
主要是為了健康與瘦身,而非技擊搏鬥方面。
所以單純去練有氧拳擊的人們,大多是坐整天的上班族,或者想要減肥流汗運動的族群,而不是為了打架去練的。
有氧拳擊,也可以視為是擂台拳擊的劣化版,是一種拳擊舞術。剝奪了原本的實戰能力,而以健康、流汗、消脂、運動為主。
我不信有那種單純練有氧拳擊的人,可以上擂台打拳擊比賽。
========================================
而現代國術也被大力改造成有氧拳擊之流。
也就是,打打套路,站站樁,不練搏擊技術,而是練功力,操身體,流汗為主。
美其名為,咱們這是傳承了五千年的藝術文化,是中華文化之美啊。
事實上,下場就像有氧拳擊一樣,被剝奪了技擊能力,淪為舞術表演罷了。
所以現在很多練國術的,真正的身分應該是,文化藝術表演工作者,是舞術家,而非武術家。
========================================
為什麼會這麼做?為什麼某些有心人士要刻意混淆大眾正確的判斷與價值觀?故意模糊了武術與舞術的分界線?
原因很簡單,因為人性本來就是追求名利,不是為了出名,就是為了獲利。
有些人為了名利,甚麼都可以出賣,甚麼話都可以編出來....
===========================================
現代有名的擂台運動,比如MMA,拳擊,散打,泰拳,巴柔,我想應該很少人會去質疑這些武術運動在技擊領域方面的實用性吧?
有些運動甚至成為奧運比賽的項目之一。是世界公認的。
那....國術擂台呢?
很抱歉,沒有所謂的國術擂台這種東西存在。
奧運沒有,亞運沒有,區運也沒有。
古早時期確實曾有國術擂台,但最後式微了,因為打起來與武俠電影不一樣,觀眾的玻璃心接受不了~
唯一最接近國術擂台的是散打比賽,但問題是,國術人大多不願意承認散打。
換句話說,國術擂台屬於暗藏在地下的一種....類似蝙蝠的東西,聚光燈下沒有它的生存空間。
====================================
我們講到國術,最常聯想到的形象,就是公園打太極拳的老阿公老阿嬤,或者少林寺那種職業武僧舞台表演,或者躲在暗巷裡偷偷摸摸自己練自己的,那種地下組織。
有點像被眾多便利商店包圍之下的傳統落伍柑仔店那種感覺,一種夕陽產業。
因為它既沒市場,也沒有辦法提出官方戰績,只能沒落。
但是中國大陸扭轉了這種形象....
首先,他們想辦法將武術變成了舞術....
有一種說法是當初文革之後武術家都被紅衛兵抓去批鬥與勞改了,老的老,死的死。
武術算是大斷層了。
結果多年之後,李小龍紅了,中共突然意識到,咦?這玩意兒居然可以搞錢啊?
加上毛澤東大力推崇太極拳,於是,他們一窩蜂投入武術復興運動。把以前那些抓去勞改的,還沒死的,通通又肉搜出來,現在給你們為國家效力的機會。
==================================
但是原本的武術打起來很醜啊,官方覺得沒吸引眼球注意的魅力。
於是靈機一動,從京劇中抽出很多華麗的動作表演元素,去改編成新武術,也就是樣板武術。(或者類似外國的極限武術)
乍看像武術,其實本質就是京劇表演,與真實的格鬥或戰鬥一點關係也沒有。
後來又出現更多改版,比如將拳架原本的一些抖勁動作,變得更加戲劇化,抽出來特別去強調它....這已經是扭曲變種到與遠本的武術毫無關係了。
然而扭曲與變種從未停止~現在甚至演化出現了更多匪夷所思的氣功波表演,荼毒大眾的智商....
與其說他們是在練武術,我寧願相信他們是一種洗腦宗教團體....
================================================
假如你覺得這些已經很誇張了,其實國術還出現了更厲害的變種。
那就是國術結合舞曲,變成真的在跳舞....
通常是與兒童或青少年舞術結合,將嚴肅、正經的鍛練舞功,變成是玩耍一樣。
那畫面太美我不忍直視,在此就不提供影片。
=============================================
武術結合舞曲,這點子並不稀奇,韓國跆拳道也試過這主意。
但我覺得我們與人家有個很大的落差,那就是起跑點不一樣....
比如剛剛解釋過,有氧拳擊是因為擂台拳擊已經稱霸世界幾百年了,到了健身房改版成有氧消脂運動,給不打架的一般人去練。
跆拳道也是奧運的技擊競賽項目之一,也是稱霸很久了,才想要轉型到偶像團體去撈錢。
這些我都沒話說,因為戰績會說話,戰績勝於雄辯。但國術的舞曲轉型我看不出有任何價值與意義....
原本就已經是地下運動了,是公園打打套路之流了,現在只是變成舞曲風而已,對於國術的技擊能力來說,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是雪上加霜。
「喔!原來這個就是國術啊!跳舞很好啊。」造成大眾如此之刻板印象。
國術已死。
=========================================
古代用來抵抗土匪、抵抗野獸的武術,到了現代卻淪為一種舞術。
拳擊、泰拳、跆拳、空手道....這些武術與我們一樣經歷過戰亂,經歷過時代變遷,怎麼人家就這麼能打啊?還打到全世界去。
為什麼?很簡單,第一是民風不同。
比如戰鬥民族無論練甚麼都很強,不在話下。但台灣人的民族性普遍上還是比較喜歡鄉土劇、綜藝節目、偶像劇、歌唱舞台。
孩子跟父母說要學國術,一般來說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父母說「你要去學跳舞啊?」,以為國術是舞蹈才藝;另一種父母則是罵說「好的不學,學人家混甚麼艋舺?」
因為對很多父母來說,練武就等於混艋舺,沒錢途....
=========================================
事實上練武在台灣還真的是沒錢途。
我是說,也是有人在這個領域上成功的,成為拳館的館長,甚至有能力砸錢舉辦擂台比賽的,也是有人辦得到沒錯。
但是那個只是少數成功者的案例,才有這等境界。
就像搞創業一樣,你創業成功了,自然風生水起,水漲船高。但問題是,失敗的案例其實永遠比成功的多更多....
很多練武的人,萬一當不成選手,當不成館長,當不成教練,最後就只能下去當保全人員了。
這個很現實啊。你再怎麼能打,一樣得謀生啊,得向錢妥協。
在台灣,打拳打得好,要飯要到老。成功者案例不是沒有,但失敗的案例更多啊,看你有沒有那種心臟去承擔風險。
=============================================
混艋舺不可以,但是當偶像明星那就不一樣了....
比如成龍、李連杰,都是靠武打電影混出名的。
他們真的跑去打擂台或許馬上就被KO抬下來,但是在電影裡面,他們都是主角,都是無敵的。
而很多現實中能打的擂台冠軍,轉行拍電影時,確實遠不如他們有知名度。(比如周比利)
現實很殘酷。你很會打拳,不代表你很有賺錢的命。
家長對於孩子去當偶像明星的接受度反而很高,因為當上偶像,要名有名,要利有利,有面子有面子。
於是市場決定了趨勢導向,人不能跟錢過不去,一切事情向錢看齊的結果,就是現在國術變成一窩蜂的舞蹈才藝班,或安親才藝班。
家長付錢付得開心,才藝班收錢收得開心,孩子練舞也練得開心....看似三贏的美好局面,但又總覺得哪裡怪怪的,說不出來。
============================================
哪裡怪怪的?答案很簡單啊,就是「武」這個字名存實亡,名不正言不順。
就好比你花錢點了牛肉麵,結果端上來只有湯與麵,沒有牛肉啊!你說氣不氣人?
才藝班只要拼命向家長與大眾洗腦,我們真的是在教武術啊!沒錯啊!古代就是用舞法天女這種戰鬥方式來決鬥呢....這樣就不斷財源廣進了。
世人多喜歡一廂情願的將武解讀為止戈為武,意思是說世界和平,不動武。我們要講武德啊。
但是從甲骨文來看武這個字並非止戈為武,而是持戈而行,因為「止」在古文通「趾」,腳趾,也就是走路的意思。
帶著兵器行走天下,這個才是武字的真義。只不過社會上已經誤導許久,沒人願意承認武字的真義了。
止戈為武說穿了只不過是楚莊王自己的理想,因為他生在戰國亂世嘛,自然希望能和平嘛。可惜最後楚國一樣被秦給滅了。
假如練武術就是意謂著練舞術,或者像閔芳那樣練巫術,你只要提到練打那就是野蠻人沒武德....那我寧願這輩子都練拳擊散打算了,起碼防身,實用,不用武德,只講規則。我花了錢買牛肉麵,端出來的不會是牛肉湯麵,很公道。不像國術,花錢叫了牛肉麵,結果端出來的是別種怪東西。
==============================
價錢不斐的國術兒童才藝班,有人家這麼能打嗎?
「我們目的不是讓孩子變得能打,而是希望孩子學會避開危險,遠離危險,保護自己」....
這種話不等於漂亮的廢話嗎?
有哪個腦袋正常的人練了武術是到處跑去打臉腫扮英雄,到處招惹混混去當出頭鳥的?
判斷危險,避開危險,這個不需要練武術,只要稍微有點眼色的都學得會啊。花大錢上才藝班的意義在哪?
還有,花大錢練了武術結果你不能打,哪天長大了發現自己小時候原來被老師騙慘了,一點戰鬥力都沒有,我看你嘔不嘔血呢。
而且就算你被騙也根本告不了他們....
第一,你來這裡有沒有學到套路?有沒有學到運動?有啊。
第二,我們當初招生有沒有告訴過你,將來學成有氧國術之後,出去可以打贏練拳擊練散打的同學嗎?沒有啊。
所以詐騙根本不成立啊。
====================================
現在很多國術套路會加上詩詞,一邊唸詩,一邊搭配套路動作來達成有氧運動效果....既可以運動又代表中華文化之美,寓教於樂,還可以賺錢收學費。
此主意甚好,我覺得我們也應該來研究一下莎士比亞BOXING課,比如一邊朗誦「噢!羅密歐,為什麼你是羅密歐?」然後搭配一套刺拳組合技。
這樣就可以把課程收費抬高上去了,因為灌上了「文化費」,文化無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