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18



本文延伸自深蹲與馬步這篇文章,繼續申論....



先假設標準的馬步應該像這樣,膝不過尖,背脊挺直↓

.

而不標準的馬步大概像這樣,為了不往後跌倒,刻意將上半身重心往前傾↓

示意圖﹝僅共示意,請自動忽略圖中的輔助器材~﹞



假如由腳跟往上垂直畫一條紅線,那麼上半身重心刻意前傾的人,就是為了爭取前後平衡不至摔倒↓



講白了也就是偷吃步XD

對馬步樁的訓練沒什麼幫助。



我先看看傳統武術對於馬步樁的要求,包括膝不過尖﹝膝蓋不超過腳尖﹞,兩腳打開大約兩肩同寬,大腿盡量貼近平行,背脊挺直,重心落在腳後跟,腳尖不過度內八或外八,腳尖盡量順著膝蓋同方向



﹝太極的話,就必須再加上斂臀﹞

假如從腳跟往上垂直拉出一條紅線,你會看到這樣子的一個平衡圖↓




簡單說,萬一真的照這樣子做,保證你站一百次就會摔倒一百次,無一例外XD


除非你的手很長,可以達到槓桿原理,前後平衡....↓



但這不可能發生,除非你是猩猩,手比腳長。或者手上抓東西,達到平衡....



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被迫選擇偷吃步,站成這樣子,有點前傾↓




我們再看看這位的示範,很接近標準....由腳後跟畫一條垂直紅線,重心剛好維持平衡↓



但是他也是很巧妙的調整過脊椎與下腰的曲度,才達到這種成果↓



中間那段脊椎應該是直挺的沒錯,但上背與下背技巧性的彎曲了。

這個身型對於結構力來說挺重要的。

但硬要完全筆直到底,我看那是不可能了,也不合理。



姑且無論標準的馬步到底應該長什麼樣子....就直接從抗推抗打來看馬步好了....

馬步被正面一推會發生什麼事?



廢話!當然是往後倒啊~



那麼把屁股更往後蹲又會怎樣?



那可能就「剛好可以平衡撐住」,但也不保證你絕對沒事....

話說回來,真的開幹起來,誰會這樣打架的?這姿勢也未免太醜了吧。


假如往前推沒事....那麼萬一我往後拉呢?



那就肯定摔倒了~




所以由此可證,馬步可能不是拿來正面抗推用的


比較常用的是往橫方向攻擊,比如頂心肘之類的招式,就是用馬步形式側面撞向敵人。

或者用來對抗橫勁﹝打個比喻,就像勾拳的橫向發勁﹞,或者抗扛摔,比如柔道自護體之類的架式,剛好就是馬步的強項了。


只不過又回到技擊層面來看,馬步的應用價值說真的不高,遠不如最常見的弓箭步或者跳步,移動起來更快更輕便。



另外,我也看過翹屁股式的馬步↓



這就更加無意義了。


假如馬步的訓練是為了讓你的雙腳增加肌耐力、增加負重力....

那麼翹屁股無疑是「最輕鬆的站法了」,因為重心不會完整落在腳後跟上。

既然要比輕鬆,那乾脆也不用站馬步了,就練蹲下起立,或者深蹲就好,豈不是更快更有效嗎?


為什麼會偏好翹屁股的馬步樁呢?

我猜測有種可能是,翹屁股的同時,會不會順便也牽動了下背肌的拉扯力,心裡感覺起來更有力?

也可能順便牽動了背肌,整個背拱起來,那就以為這樣更有力了。


也可能在定步的試勁規則之下,覺得這樣子發勁的效果居然也不錯?於是當事人就更加堅信必須翹屁股....

假如開放成自由對打規則,可以動來動去、全力以赴那種打法,或許他就會突然醒悟「這很愚蠢」了吧?

可惜的是,傳武大部分的環境並不存在客觀的對打練習,只有試勁練習。所以他可能一輩子不會察覺到這個愚蠢。


話說回來,這可能也跟先天體型有差。

我就看過屁股天生比別人翹的人。

無論我怎麼矯正他,幾年過去,他一樣改不過來。

那就是體質問題了,無解。





後記:

阿良評馬步系列文章如下↓

關於馬步系列文章,我認為馬步並不是一個姿勢,標準也不只是在於某些部位的對齊或垂直。

做學問需探究他的源頭,馬步的源頭就是騎馬術的基本功,古人凡是練武的必定要練馬術戰鬥,因為古時候不論是將軍還是鑣師,經常都會騎馬,遇到戰鬥也是優先以馬背上的戰鬥開始,不會自己下馬來打地面戰。

所以強健的腰腿肌肉,穩定的平衡與放鬆的上半身就是必練的基本,馬步則是回到地面之後才衍生出來的替代品。

所以要真正理解馬步,不如去看看馬術的影片,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到馬術中馬步完全是一種動態運動,而不是一個靜態姿勢。





延伸閱讀:
深蹲與馬步
http://www.wretch.cc/blog/puba0810/11899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ba0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