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3




如題。學格鬥,我這輩子只練拳不練踢,可行嗎?

或者我只想練打不練摔,可行嗎?



要回答這問題,得先從兩個方面來考量,第一是「個人的資質」,第二是「看你跟誰比」。



在討論這兩點之前,我們先舉個例子,軍棋。

我們都知道,軍棋的棋盤上有「將士象車馬包卒」,七種棋子。

假設你跟人家廝殺,結果你的棋盤上缺了好幾顆棋子,你覺得勝算如何?


這種舉例法應該就把問題簡單化了。

當大家的實力都勢均力敵時,結果你比對方缺少了一個區塊,可能就會造成整盤皆輸

除非你是高手,那還有一些獲勝的可能....但我們姑且不討論高手,只討論一般人、正常人、像你我一樣的人。



又像是猜拳的「剪刀石頭布」,當你缺少了一種拳路時,比如只能出剪刀跟石頭,或者只能出石頭跟布,你的出招只剩下二分之一的拳路,那就很容易被對方猜準而擊敗。


剪刀石頭布很像是格鬥中最基本的相生相剋觀念:打剋摔,摔剋踢,踢剋打。

這些都是相剋的。

舉個例子,你想出拳打我,被我看穿,於是我先出腳踢你,腳比手長,萬一你沒有先解決我的腳,就很難繞過這段距離差距來打到我。

再比如,我出腳踢你,結果被你當場抱腿摔....抱腿摔這招也是格鬥場上經常拿來克制踢技的招式。

又比如,你衝過來想抓我抱摔,結果我的自護體也不賴,一時之間摔不動,被我亂拳打中鼻子好幾拳,只好暫時退卻....

依此類推....假如拳打、腳踢、抱摔,你缺少了其中一塊,那麼當你跟勢均力敵的強手比起來,勝算如何?

﹝至於高手就沒這問題了....高手可以憑著簡單的動作,破解掉大多數的攻擊,高手的剪刀也可以幹掉庸手的石頭。只不過問題是我不是高手~~所以在此就不深入討論了﹞



過去舊時代的格鬥技,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拳擊手只跟拳擊手比,空手道只跟空手道比,柔道只跟柔道比....當時的擂台很封閉,沒有所謂的異種格鬥技之間的競爭。

但是到了現代,UFC、PRIDE、MMA都很風行的全方位格鬥時代,萬一你缺了一塊,那就很麻煩了。

因為V8、錄影器材盛行的現代,你的弱點會被大家拿去反覆研究,最後就會被打敗。



為了避免被擊敗,最好的辦法就是,集中提高自己原本的專業項目,或者加強鍛鍊原本不擅長的項目


1.集中提高自己原本的專業項目:

假如你是拳擊手,當然就是提高你的拳擊能力。假如你是柔術家,當然就是提高你的塔克路以及寢技能力。

這就叫作專業、看家本領。

只要你的專業能力遠遠贏過對手,那麼不管他再怎麼全方位也沒用,只要你能把他拖進你的專業領域,他就死定了。

就像有人問獅子跟鱷魚,誰厲害?答案是:不一定,看戰場條件如何。是獅子掉進湖裡跟鱷魚鬥?或是鱷魚被困在平原上跟獅子鬥?

同理。有人問拳擊手跟柔術家誰強?那得看是站著打或是躺著打。

又比如你單把拳擊操到80分,對方的拳打腳踢抱摔加起來總共只有60分,那你的80分仍然勝過對方的60分。你的勝算就大了。


至於你到底能把專業發揮到多高的境界?這點就得看「個人資質」了。假如你不是天才又不肯努力,那這個方法就免談了。


2.加強鍛鍊原本不擅長的項目:

當原本的專業已經到達瓶頸,一時之間苦於無法突破時,這時候還能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一些新把戲,把原本的弱項順便加強一下。

比如剛剛上面講過的剪刀石頭布為例,「你衝過來想抓我抱摔,結果我的自護體也不賴,一時之間摔不動,被我亂拳打中鼻子好幾拳,只好暫時退卻」....這段話的關鍵在哪?

關鍵在於這句「雖然我不是主打柔道的,但至少自護體練得還算不賴」,所以才能站穩,才爭取到反擊的機會。

萬一剛開始對撞就撞輸了、扭抱就扭輸了,那何來的反擊﹝剋制﹞之有?

你想剋踢,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去學好踢。你想剋拳,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去學好拳。你想剋摔,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去學好摔。

唯有先了解它,才有可能破解它。



當然,很多人都自以為夠了解自己的假想敵了,比如很多練立技的都會以練柔術的人為假想敵,對方撲過來我要怎麼擋怎麼打....練柔術的都會以練立技的為假想敵,他怎麼打怎麼踢,我該怎麼抓怎麼撲....

在假想中,大家都把破招搞的很容易。

就好比古早以前,很多電視電影武打情節都會把「過肩摔」演成,人家一拳打過來,我從容抓住立刻就可以施展一記過肩摔....一樣的神奇。

我小時候甚至還天真到以為,過肩摔絕對可以剋制直拳,那些學拳頭的人好笨....

後來有機會跟人家打架了,我才知道,原來笨的人是我自己~~

用過肩摔抓拳頭結果被痛毆的可能性,其實遠遠超過幸運成功抓到的可行性~~


就像以前有個傳武的武友得意洋洋跟我說「塔克路一撲過來,我只要壓住他的頭,他就跌得狗吃屎了」....

聽起來似乎可行,做起來也似乎可行,一切似乎都那麼完美?但問題的癥結是:誰撲的?

要看對方的戰鬥力有多高。

假如是瑞克森‧葛雷西撲我,就算我提早知道也擋不起來的~~

因為武術是一種相對論....甚麼叫相對論?這點在後頭會加以解釋。




題外話....很多人還沒練出強項以前,就練了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以為這樣就叫做全方位....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所謂的全方位格鬥,是建立在你有一門深入的專業科目,起碼能夠在格鬥中存活。再順著它成為你的中心,慢慢把周邊的東西搜集全了,這樣才有幫助。

萬一沒有這種專業中心的東西,反而參雜了太多雜七雜八的東西,那就是花拳繡腿,白費功夫了。



話說,武術之間的輸贏,本來就是一種相對論,所謂的戰鬥力高低,其實就是看你「跟誰比?」....

比如拿你跟大野狼比,一般人可能很快就被咬死了~~

但是拿野狼跟獅子比,野狼又遜掉了。

拿獅子跟迅猛龍比,獅子大概會被秒殺。

拿迅猛龍跟暴龍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切都是相對論。


這時候怎麼辦呢?人活著最好就是跟「自己」比,把自己定位清楚。

「天下無敵」這回事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你不可能跟世界上每個高手都有機會上場格鬥。

就算可以,俗話說士別三日,你也未必每次都能贏過同一個人....

擂台講的,就是一個「勝率」高低罷了,沒有絕對的穩贏,也沒有絕對的穩輸。

既然是勝率,那就受到很多心理生理、環境條件、規則條件、還有運氣的限制,不可能每次都保證絕對能贏。


「天下無敵」不存在的原因,除了對手,還包括「你能不能擊敗自己」?

假如你已經四十歲,那麼你跟三十歲的自己打起來,輸贏如何?

假如你已經五十歲,那麼你跟四十歲的自己打起來,輸贏又如何?


既然無論怎麼練都不可能練到滿意,所以只要隨時都能超越過去的自己,其實也就能夠交代得過去了。我們一介素人,實在犯不著硬要跟擂台選手比,比不贏的。

﹝很多人都自誇能夠秒殺擂台選手,但是當你問他證據,有沒有YOUTUBE可以看?他會說"沒有"﹞


但是話又說回來,單純只跟自己比的人,往往流於自大,坐井觀天。

因為一切的數據都是毫無根據的。

所以除了跟自己比,最好也要找幾個實力強的好對手,隨時可以互相打一架,驗證看看效果到底如何?這樣的數據才算有點靠譜。

畢竟,武術就是要技擊,不能技擊就不是武術,而是舞術。

那麼所謂的技擊,當然也不能跟外行人比、跟庸手比、跟徒弟比、跟師弟比、跟武聚比....這種比法都是封閉的、不公平的、不客觀的。

那該怎麼比?最好是跟真心想擊敗你的強敵比,這樣才有意思。

這種強敵,上擂台最多,而且也最實際。每個人都恨不得當場打死你~~


很多人都喜歡上網炫耀自己擊敗誰誰誰,把自己吹捧得像甚麼武林高手似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平時只跟這幾種人比,而逃避出外尋找勢均力敵的強敵交流切磋。

因為這麼做會有「輸」的風險。

﹝接下來就會產生一種逃避心態:只要不打,或者專挑軟柿子打,那我將永遠不會輸﹞








請勿錯過的延伸閱讀:

對打如開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ba0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