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4




這句話本意是指「標準定得很高,但行動力嚴重不足」,但是站在生理構造的角度上來看,人類確實就是這樣生長的動物沒錯~~


我們的生理構造,眼睛距離大腦很近,但是手腳距離大腦卻很遙遠


現代科學發達,所以我們都知道,醫學上有一種叫做「神經」的東西,負責接受與傳導訊息,然後交由大腦去判斷或下令。

不管是內在的反應或者是外界的訊息,都是靠著神經在傳達。

換句話說,假如神經線距離大腦很近,那麼傳導的效率就比較快;萬一距離大腦很遠,傳導起來當然就比較慢。

﹝所以有人說根據電流傳導實驗顯示,雷龍的尾巴被咬之後,大腦需要八秒鐘以上的時間才會接收到痛感....因為牠的身體太長太龐大了﹞


換句話說....當有人在你面前揮拳時,無論拳頭再怎麼快,你都可以看到揮拳的動作。

但現在的問題癥結是,等你眼睛看到拳頭,大腦接收到訊息,再下命令動手去攔截時....事實上已經延遲了零點幾秒的時間了。


也就是說,「揮拳」這個動作,只要是視力正常、反應正常的人,誰都嘛看得見你揮拳。

但是說到把拳頭攔截起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很多人打完架之後都會覺得:奇怪?我明明看得到他要打我啊!為什麼偏偏接不起來?

因為你的手腳距離大腦很遠,等到大腦下命令去處理時,已經慢了人家零點幾秒了。

「零點幾秒」乍聽之下似乎也沒差多少?但是打架是瞬息萬變的,兵貴神速,只輸了對方零點幾秒,往往就代表結果輸得很慘。



以前有人特別鼓吹甚麼「動態視力」,以為只要有了動態視力就可以破解一切攻擊....

我只能說:做夢!打架根本不是單靠甚麼動態視力就可以破全關了。

就算讓你看見了又怎麼樣?零點幾秒的時間差你接得起來嗎?

﹝更遑論,很多習武人根本就是近視眼,脫下眼鏡能不能看到東西還是個問題呢﹞



所以最好是怎樣?最好是練到「根本不需要思考」。

比如說對方這樣打來,我完全不需要思考,本能就這樣衝上去接招。

現在很多格鬥流派也是往這個方向在發展,說起來這個觀念並不新奇。


要做到根本不思考,那就需要熟能生巧,培養出正確的判斷,才辦得到。

要怎麼熟能生巧呢?答案就是「多多參加對打訓練」。

而且最好是跟強敵對打!

萬一你老是專挑弱者打,怎麼亂打都是你贏,那根據「演化論」這個觀點來看,根本就沒有甚麼競爭與刺激了,你怎麼可能真的進步?


培養出正確的判斷,也是必須事先建立在多多對打之上,才成立。

理論上,人體就是長這樣子,出拳不是勾的就是直的,再不然就是半橫半直的變型曲拳....

既然用拳的軌道都是固定的,那麼怎麼打就怎麼接,對策也幾乎都是固定的。

理論上只要事先練出正確的對應之道,遇到了就有機會可能接得住。


其實我也根本不看人家的拳頭....事實上我比較傾向盯著對方下巴還有肩膀那個三角地帶看。

很多攻擊之前的預備動作,都會牽動到這些地帶,只要能事先解讀出對方的預備動作,那我就有機會可能從中攔截了。

因為有太多挨揍的經驗告訴我,盯著人家拳頭看根本沒有用....


很多傳統武術的人也是不斷再研究怎麼破解刺拳,光是破解刺拳的招式就一大堆了....他們也是希望做得熟能生巧、不經思考,只不過問題是他們也老是被刺拳打到~~

為什麼?專門研究破解刺拳的武術,結果自己老是被刺拳打到,這不是太諷刺了嗎?

因為傳武人的假設往往「太天真了」,脫離實際。

你想想,刺拳一拳打完再抽回去,根本花不到你零點三秒的時間,你怎麼可能用國術套路那麼花俏的動作去接住它?


其實....就算你是學拳擊的,你也是很難避免被高手的刺拳打到~~

因為它真的太快了,快到眼睛雖然看得見,但手腳來不及反應。因為神經的傳導距離會產生時間差。

所以你只能用預測的、用大概猜測的,試圖去抓住軌道與節奏。


既然你知道「眼睛看到,手腳卻接不到」是因為問題出在「神經的傳導時間差」,那麼同理可證,在雙方戰鬥力差不多的條件之下,搶攻的人比較容易搶得先機。

搶攻的人只要能夠判斷出正確的攻擊時機、與正確的攻擊戰術,他只需要專心搶攻就可以了。

專心,就能增強效率。

但是防守的人比較吃虧....因為防守必須先假設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所以他必須準備任何對策來應付....分心則亂

分心,效率當然就會比較分散。


所以很多傳統派都鼓吹「防守才是武術的基本」,理論上是這麼說沒錯!但實際上這句話大有商量餘地。

防守還能佔優勢,那通常是因為你的經驗或者戰鬥力,略勝過對方一籌,才可能成立。

萬一你的經驗或戰鬥力真的遜色很多,無論你是主攻或者是主守,結果都是一樣注定要挨揍的。


所以主攻或主守根本就不是戰鬥輸贏的重點,經驗、戰略、身體能力,結合起來的戰鬥力才是重點。

當然搶攻也別搶過頭了....一旦太過焦急的深入敵區,可能會誤入陷阱,遭受猛烈無情的反擊。

而且搶攻不中就是在浪費體力罷了。

除非你的戰鬥力足以壓著他打,可以在體力耗弱之前就把對方擊沉,那就不需要考慮到體力問題了。




延伸閱讀:

力量、速度、反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uba0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